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技能,怎么写好作文呢?写事要求清楚、具体,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有趣的数学课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有趣的数学课作文篇1
数学非常有趣,从简单的10以内加减法到各种复杂的公式,如果我们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世界,真是妙趣横生。
首先,从最简单的“猴子吃栗子”的故事说起:从前,有一位少年,养了一只猴子。他每天早餐给猴子喂4颗栗子,晚餐喂3颗栗子。猴子不愿意了,因为他想不通:“为什么晚上比早上少吃一颗?”这位少年得知以后,改成了早上3颗晚上4颗,猴子没意见了。因为它想:“晚上比早上多吃一颗。”
其实,这只是用了交换律。而且这么一用,问题还解决了!
常用的交换律,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有用,但是不能乱用。
猴子吃栗子的故事只不过是人们编出来的,并非确有其事。但喂猪的饲养员知道:给猪开饭时,要先喂粗饲料再加精饲料,要让它越吃越香,才能吃得饱,睡得好,长得快。(交换律在这里不成立)
还有一些事,它们交换后是不成立的。譬如:先穿鞋后穿袜子,不可能;先写字再拧笔盖,更不可能;先写作业再布置作业,这完全不可能。
还有些事交换后讲得通,但意义不同。比如:“小明吃东西时还在看书”和“小明看书时还在吃东西”,这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前一个小明是爱看书的好孩子,后一个小明却成了小吃货。后一个小明肯定委屈死了:都是同时“看书”和“吃东西”,为什么我就成了“吃货”,也太不公平啦!
世界上的事是复杂的。不同的事,各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处处留心皆学问。”所以生活中我们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数学的趣味无处不在。生活也一样,并不是无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尚雪艳老师评语:
小作者真是生活的有心人,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挖掘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同时分析得有滋有味,读来甚是有趣!
这篇习作语言上也很有特色,朴实、简洁而明快,读起来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让我读出了名家科普小文的感觉。期待你的《有趣的数学(二)》与我们见面。
有趣的数学课作文篇2
这周,我们学习了“数学好玩”板块中的三节课,令我最感兴趣的是《有趣的推理》这一课,因为它增强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
题目要求我通过淘气,笑笑和奇思的描述来判断他们分别在哪个兴趣小组。“学校有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淘气,笑笑和奇思根据自己的爱好分别参加了其中一组,他们三人都不在一个组。奇思喜欢航模,笑笑不喜欢踢足球,淘气不是电脑小组的。”从题目中可以肯定的得出奇思参加了航模兴趣小组。笑笑与奇思和淘气都不在一个组。既然笑笑不喜欢踢足球,那么她肯定在电脑小组,淘气就在足球小组,就这样,看似很难的这道题就解出来了,我心里无比的兴奋。
说到运用推理,每天晚上我都会和妈妈玩“猜猜看”的游戏,比如妈妈去文具店给我买了铅笔,钢笔,作文本,我问妈妈他们的单价分别是多少远?妈妈只给了我三条信息:一、单价分别是2元,1.2元,7元;二、作文本比铅笔,钢笔都便宜;三、钢笔不是中间价位。我快速的判断出作文本是最低价位1.2元,铅笔是中间价位2元,钢笔是最该价位7元。这个小游戏中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通过这样的游戏,我腿短这些问题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更好的而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
也正是由于这些小游戏,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有多么的重要。我一定要刻苦学习和钻研数学知识,让它更好的为我的生活服务。
有趣的数学课作文篇3
最近,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有意思的新闻,佛山一个小学的四年级数学作业是数1亿粒米。
我看了这新闻后仔细地想了想:如果我每秒能数一粒,每天数8小时的话,数完这些米大约需要九年时间,难道要把我美好的青春时光全部献给这1亿粒大米吗?当然不!这肯定还有其它方法!
忽然,我灵机一动,想起了数学老师以前出的一道类似的题:“1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老师让我们先量出10或100张纸叠起来的高度,再算出1亿张纸的高度,这个方法不是一样可以用在数1亿粒米上吗?
我先用一个碗盛一碗米,数数有多少粒。再把一碗碗米倒进桶里,看看要几碗米。这样我就知道1亿粒大约是多少碗,多少桶了。
上面的方法是用体积来估算的,就像古时候买米一样,用斗量。那能不能重量来估算呢?当然能!我可以先数出100粒米,称一称有多重,再算出1亿粒的重量,按这重量称米,大约就是1亿粒了。
我又想到了银行里的点钞机,能不能像那样做一台“数米机”呢?数米机就像个大筛子,打了1万个只能让1粒米通过的小孔,当每个孔都通过了1万粒米时,就有一亿粒了。这就是只有一个人的力量时最快又最精确的方法了。
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却能引发这么多的思考,数学真是太有趣了。
有趣的数学课作文篇4
其实刚开我并不喜欢和数学交朋友,因为它需要用心、安静地去思考和计算。可是后来我慢慢喜欢上了数学这位朋友。 数学是一门知识,数学是一种方法,数学是一种思想。掌握了它的脉络,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啦!我原是一个贪玩、调皮、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孩子,可现在数学还成了我的强项,真值得骄傲!
上小学前,从没学过数学的我,对数学一无所知,但学了一年以后,我不但学会了看时间,还学会了在购物时要给多少钱,要找回多少钱等等。让我觉得数学在生活中用处实在是太大了,就这样,上课坐不住的我,在上数学课时总能做到专心地听课,积极地举手发言。从此,我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拿回的一百分也越来越多。后来,学校开办数学兴趣班,老师推荐我参加。数学班的数学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数学里的典型题目“鸡兔同笼”可有意思了,老师让我们将鸡当成兔,给鸡装上两只假腿,或者让兔将两只前腿支起来,经过这样游戏般的过程,题目解出来了。
更有意思的是,数学中还有一种题型叫“牛吃草”,第一次听到这个题目,还真觉得有点奇怪,数学也有“牛吃草”?老师让我们做农场主,安排几头牛吃原来的草,安排几头牛吃新长的草。虽然数学有点难,但是每当做出时,总有一种成就感,心里喜滋滋的。
数学多么伟大啊!相信这无声的数学会给我带来奇迹般的快乐与自豪。
有趣的数学课作文篇5
周末,我和妈妈去舅舅家看望外公外婆,我们需要从中大地铁站坐到黄边地铁站,妈妈让我规划一个最节省时间的坐地铁方案。黄边在中大的西面偏北,在广州地铁路线图的西北方向,所以从中大朝着西北方向坐地铁才是正确的路线。根据广州地铁线路图,我设计了以下几种坐地铁的方案:
方案1,从中大站(8号线)坐2个站到昌岗站,然后换乘2号线,坐14个站到黄边站,此方案共要坐16个站,换乘1次。
方案2,从中大站(8号线)坐6个站到文化公园站,然后换乘6号线,坐2个站到海珠广场站,再换乘2号线,坐11个站到黄边站,此方案共要坐19个站,换乘2次。
方案3,从中大站(8号线)坐2个站到客村站,然后换乘3号线,坐12个站到嘉禾望岗站,再做1个站到黄边站,此方案共要坐15个站,换乘2次。
方案4,从中大站(8号线)坐2个站到客村站,然后换乘3号线,坐2个站到珠江新城站,再坐7个站到广州火车站后再次换成2号线,坐7个站到黄边站,此方案共要坐18个站,换乘3次。
方案5,从中大站(8号线)坐2个站到客村站,然后换乘3号线坐3个站到体育西路站,再换乘1号线坐5个站到公园前站,再次换乘2号线后,坐10个站到黄边站,此方案共要坐20个站,换乘3次。
按照广州地铁列车运行时间估计每个站需要行驶2分钟,换乘需要走一段路并且还需要等地铁,所以大概换乘一次需要3分钟,按照这个预估,每个方案所需的时间分别为35分钟、44分钟、36分钟、45分钟、49分钟。
由此可以看出,换乘越少,所乘坐的站数越少,所花的时间也就越少,因此方案1是最节省时间的。于是我们在10:50出门,11点坐上地铁,按照我规划的方案1进行换乘,11:35左右就到了黄边,到了舅舅家还不到12点,正好可以吃午饭了!通过这次的路线规划,我搞明白了我家和舅舅家的方位,还学会了如何选择最优方案,真有趣。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