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可以记录我们学习中的点滴,写作文最重点之处就是要先审题,下面是美篇六六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写陶渊明的作文800字5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陶渊明的作文800字篇1
朵朵雨花携伴着丝丝茉莉菊香飘入窗内,亲吻了我的脸颊,轻抚书桌上茉莉的腰肢。落了,三朵纯洁的茉莉花儿,落了。母亲为我沏了杯茉莉花茶,放在桌前。这是我的茉莉,这是自己真实的新秀之香。或许曾经,有位老先生,不忍将他的菊抛弃,将他沏来喝吧!
我未曾喝过自家的花茶,只是品过出于他人之手的美味;我未曾虔诚的向陶老信拜,只是简单翻过课本。对于陶老,只是草草了然,并无细品其韵。
今日窗外有雨,有风,有茉莉和菊香,窗内同样如此。此刻,花茶可品,富有菊印的瓷杯离我的唇愈来愈近,鼻间回萦着淡淡茉莉的清香,品一口,满口香,茶下肚,香流连。这香茶的美味,在此时才涌现出,过去那些花茶,恐怕……这世界是这般真是,人也变得真实起来。花影之中,我望见了一个真实的身影。
他颇嗜花,尤爱菊。
夕日欲頹之瞬,谁也无法猜穿他内心对雅菊的恋往。余晖之中有他与菊最真实质淳的合影。
又是一个无眠的雨夜。
你拖着疲惫略醉的身体穿过门前的“雨帘”,仰倒在早已被雨水滴过的床铺之上。已是满身携雨的你半睁开干枯的双眼,无望的用目光滋养着遍体鳞伤的菊,不忍看他们落下,你悄然闭上了双眼,等待黎明的曦光再次光顾田园……
睡了,做梦了,伴着菊香,梦到了曾经的你。
那个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你,虽只身为县令,却从那三个“罢!罢!罢!”中搏发出光明峻洁的热血。
从没做过什么有权势地位的高官,也没享过高居深宅的雅待,只拥有微小的乌纱。
每日望着用汗水浇灌土地的农民百姓,怜惜着骨瘦如柴的乞讨者,哀叹着受难的无数子民。低头再次瞅瞅自己,“无能为力啊!”
小小散着光的乌纱在无际广漠的黑暗中微不足道,实在不忍看子民受磨难,而自己只能无力的流泪,在暗夜中独承绞心的痛。而后,你离去,离开了散弥着浓郁花香的园林。
来到日夜企盼的田园,从此不再过忍痛官场的生活。
简陋破旧的小屋,有着圣洁的气息,荒秽的田园中弥漫着真实的灵魂。
如今的人啊,被散着金光的利益蒙蔽了双眼,被权的魔鬼侵占了灵魂。
要到哪里去找那散发茉菊香的知音呐?
又要到哪里去寻觅找到真实的灵魂?
无眠的雨夜,我又将与何人牵手?
雨花四溅,桌上茉莉茶已凉。向雨地中蓦然回首,五柳下的人亦蓦然回首……
真茉菊香,愿香暖人间。
写陶渊明的作文800字篇2
夕阳西下,留下一片执着的余辉也渐渐隐去,皎洁的月光升上枝头,落在书顶,泻在笔尖,日复一日的循坏,使生活变得不像样子,天地间的真善美都消失了吗?无奈的回想一圈一圈荡漾开去,投入历史的波流激起阵阵涟漪。
他来了,带着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恰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迫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它绽放了压在了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立在田间之上。
背负了太多的阴影,让他真的好累好累,岑溺于过去,也必将让失掉了现在与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去,离开这世俗的争斗,烦人的喧嚣而来到南山之下,采菊品茗,一个人闲适清净,与鸟为乐,与落英伴舞......他是如此清闲快乐。
他一定是寂寞的,他常叹息着与月亮饮酒。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性格,让他在山间孤苦伶仃。在一个浑浊的世道上,他失去了改变一切的信心。他心中的那份高洁注定洗涤不净世道的污浊。所以,他宁可离隐山间,也不愿被凡尘所污染。没有人陪伴他的时候,他选择入梦寻求另一个世界。他踩着泪光漫落得路途,却更觉舒畅,至少那里不会有官场上的贪得无厌,不会有世俗的尔虞我诈。于是,他笑了……
历史没有送去什么,他为如今的世道吟唱了一个陶渊明,一个在山间辛苦耕耘,紧衣缩食,而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者,一面反衬社会的明镜,在镜中,没有落英缤纷的诗境,还呈现出一种令人厌恶的腐臭,一面历史的明镜照耀出了一个畸形的社会。何时,才有菊花开满地,面对南山而坐的闲情?这位山间采菊的老者,您何时才会了了心愿,何时才能不再孤单?
掬一捧月色,凝成暗夜的菊香,引两杯清风,拂醒南山的曙光,穿过东篱的栅栏。你认清米斗中的浑浊,背负荷月的草锄,你遗忘沾露的衣裳。我看到你笑着闪亮的双眸,眼神中也闪过一丝哀伤。隐者,不就是隐匿着疼痛的勇者吗?
我身处灯火阑珊的世道,蓦然回首时,我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位老人:舞着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旁纷纷落下,遗留万世芬芳。
写陶渊明的作文800字篇3
看!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他,就是陶渊明。
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却忘记了宫场的失意,忘记了仕途的不达,记住了世人的渴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他心中的桃花源,离得远远的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
陶渊明解甲归田后,生活十分拮据,后来在叔父的引荐下,于彭泽县任了一个小职。年底,郡督邮来县巡查,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整齐去恭迎都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解印去职。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以交病。”陶渊明宁愿饿肚子,也不愿违心地逢迎上司而混迹官场,他洁身自好,拥有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那种洒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念旧林,沉鱼思故渊。”陶渊明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任,身不由己的生活,回归田园。
陶渊明爱酒,他的诗作中几乎篇篇有酒。他曾说:“性嗜酒,而家贫不可以常得。亲旧知其这样,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除去酒,陶渊明此生最喜欢的便是菊花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他的生活自由自在,他的身上洋溢着清闲与旷达。
陶渊明,一个穷苦诗人,饥寒的生活处境让他体验过“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困窘,他经历过如此的困厄,却十分清醒,既不相信是运势所致,也不后悔自己选择的错误。
面对南山,他好像彻底忘记了那些不快,选择了坦然与淡泊态。他可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心理的赏析与共鸣才是真的的天籁之声,琴上无弦又何妨?他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能维持自己生活的闲适,而不必“心为形役”。
陶渊明,一本无字的书,告诉大家在污浊社会中不可以随波逐流,告诉大家生活短暂,应当洒脱、旷达。
写陶渊明的作文800字篇4
在我看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公职,归隐醉心田园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能因为我们自己做不到就不认可他人的态度。他远离世俗,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能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具有莫大的勇气和无比坚韧的信念。
但是,就算陶渊明做个逍遥自在的隐士,真的就是天天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吗?不见得,他只是一个有志有才却不得施展出来的落魄百姓。普通老百姓真的小富即安吗?老婆孩子热炕头不过是对现实的妥协和自嘲罢了,谁人不是整天滔滔不绝热衷于经济走势和国际局势?很多人都有过“英雄梦”,只是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而已。人类都有好奇心,都希望生活多姿多彩,比如希望爱情轰轰烈烈,希望事业蒸蒸日上,希望能够建功立业。
你看陶渊明飘逸洒脱,我看陶渊明落魄无能。因为人无论在哪里生活,都要为自己的父母子女谋三餐,为他们的衣食住行负责。如果你为了自己的好恶,不愿流俗,却苦了家人与孩子,那样的“独善其身”是没有了沉重的生活包袱,没有与世俗同流合污,可是却少了份责任与担当,他那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般的笑容也就只有对着大自然抒发了,因为他和人类的生存规则是背道而驰的。
人人都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都想过超凡脱俗神仙般的生活,都想让生命轻盈,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生而为人的悲哀,柴米油盐的琐屑,又有几人能摆脱?小而为自己为家人,大而为国家,一个有志有才的人不应当为国效力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才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光辉写照。避世写些虚幻的文章类似《桃花源记》来麻醉自己,迷惑世人,还不如多做些实干的事来挽救国家与人们,比如滕子京,比如欧阳修,比如左宗棠他们连续遭贬不也在所贬之地做出了成绩了吗?
陶渊明所过的生活是人人都向往的,脱离尘世的一切烦恼,不用卑躬屈膝不用曲意逢迎不用为了五斗米折腰,过着读书喝酒作诗的慢生活,但是他的洒脱只是看起来也很美。可真到做起来,太难!
没有酒精的麻醉,估计孩子的哭泣,家人的埋怨都能使你崩溃。
写陶渊明的作文800字篇5
高楼上,一个孤独的身影正凭栏远望,一袭长衣在风中显得格外单薄。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他独自吟唱着,低沉的声音中满含无奈与惆怅。
陶渊明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想一探究竟。不料那人却已听到了他的脚步声,缓缓地转过身来。陶渊明一惊,连忙作揖,说道:“在下陶渊明,请问阁下是……”“李煜。”“啊,原来是南唐后主,久仰久仰。”陶渊明连忙抱拳,“我刚刚好像听到……你是在吟诗吗?”“唉——”李煜叹了口气,“亡国之人,吟几句排遣排遣心中的苦闷罢了。”陶渊明望向李煜刚刚远眺的方向:“你还在想家?”
“是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只是一个诗人,一个愁比江水更多的诗人。我不该为帝,不该君临天下,我不懂什么治国方略,更没有什么远见卓识,有的只是这一肚子无用的墨水。大臣们说的对,‘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我爱我的子民。大宋兵临城下时,我连打也没打就投降了。因为我知道,如果两军兵戎相见,百姓就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不知会有多少无辜的生命为此而受到牵连。为了保全百姓和大臣们的性命,我选择了放弃江山,放弃王位,放弃自己的家。他们都认为我懦弱,他们哪里知道……”说着说着,他潸然泪下。
陶渊明见状,忙走上前去,扶住他的肩,沉思片刻,问道:“你愿意跟我走吗?”“什么?跟你走?”李煜惊诧地抬起头。“我住在一个宛若世外桃源的地方,那里依山傍水,屋前是自己种的田地,屋后是青翠欲滴的竹林。那里没有世俗的纷扰,没有征战,也没有尔虞我诈,只有青山作伴,绿水相依,蝴蝶翩飞,鸟鸣啁啾。我们可以观鸟赏花,吟诗作画,岂不乐哉!”李煜转悲为喜,热切地看着他,眼神里充满憧憬。“好!我们这就走。”于是,陶渊明带着李煜,回到了自己的家。
从此,李煜和陶渊明隐居田园,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