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需要多阅读来提高作文水平,为了更好地展示个人观点,写好作文是最直接的方式,以下是美篇六六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春节作文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春节作文篇1
过年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人们也各自回家过年了。我、妈妈和姐姐也坐火车来到了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的姨妈家过春节。
俗话说“入乡随俗”,来到一个地方,就应该顺从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在山西也一样,除夕那天,大家到亲戚家拜年、吃团年饭。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包饺子。
每逢正月初一早晨,一家人就聚在一起包饺子,可热闹了,有的擀饺子皮、有的包饺子、有的煮饺子。最忙的“大忙人”就是我了,东看看,西瞧瞧,刚要去洗手,又被妈妈给叫住了:温馨,去拿一枚硬币来。我二话没说,就跑去拿来了……
终于到了吃饺子的时间,我特别兴奋,毕竟是自己亲手参与包了的,我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突然发现大家都盯着我看,眼神中带着着急。我问妈妈为什么,原来他们刚才把那枚硬币包在了一个饺子里,大家平均分配着吃,谁吃到包钱的饺子谁就是今年最幸运、最有福气的人。此刻大家饺子都吃完了,那枚硬币还没出来,于是大家都等着我吃硬币呢。果然,“嘎吱”一声,我咬到硬币了,大家一阵欢呼:哇!恭喜、恭喜!我把硬币放在桌子上,双手合十,闭上眼睛,许下了一个愿望,然后把它小心地装进了我的压岁红包,珍藏起来,也珍藏了大家温暖的祝福……
晚上,我们一家人在广场放鞭炮、烟花、许愿……第二天竟然如愿地下起了鹅毛大雪!我第一次看见这么大、这么厚的雪,开心极了,我在雪地里打滚、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雪花落在头发上都结冰了,我却浑然不觉,连续玩了几天还是觉得没玩够。
这真是一个特别的,令人难忘的春节啊!
关于春节作文篇2
春节到了,过年啦!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对了,今年是虎年,也祝你们虎虎生威!
看!路上的孩子们个个都穿着新衣裳,有说有笑的,兜儿里也鼓鼓的,看他们走一趟下来,左手提着小吃,右手提这酒,腋下还夹着几根“冲天炮”,看他们那样子,别提多开心了,虽然还依然寒冷,可他们就像鲜艳的花儿。
瞧!大人们也一个个地穿行在道路两旁说着去年的收成,谈着来年的计划。而双手上的东西,简直就是大丰收,鸡、鸭、鱼、肉样样有。看来,这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幸福。
咦!这已经过年了,为什么路上还有这么多的车辆呢?这车虽然不算川流不息,但也算够多了啊,难道,他们过年也要上班吗?不,不是的,他们只是自己开车接送父母亲回家吃饭,或者是带孩子去游耍的。这样,人们才更添加了几分显示之心。
呵!连房屋也变得更美了,它们也穿上了节日的盛装,人们为它重新梳妆,为它贴上了对联,粘上了画报,还挂上了几个大红灯笼!
哇!“看啦!快看啦!”此时的夜空好美啊!满天都是烟花四射,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响声,天空就成了五彩斑斓的世界,像一道流星划过,像一朵鲜花绽开,又好像变成了彩虹的世界,五颜六色。阵阵锣鼓喧天的声音,驱赶了寒冬的冷酷,变得好热闹啊!
朋友们,祝你们虎年大吉,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多的收获!
关于春节作文篇3
我们家乡虽然地方小可过起春节来却异常热闹。每年过年时你会发现我们家乡过起节来还保留着许许多多老习惯!
一般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我们这儿才算开始过年,小年那天。接上十分热闹,大家蜂拥而至,为的是抢购年货,这天夜里天中早早的开满了那些五彩缤纷的花儿。这些花儿是那些花匠们望尘莫及的。老人们则在这天夜里在灶台上送“灶王爷也和奶奶”上天小孩们就会围在灶台上,为的是完事后得到灶台上那几颗香甜的糖吃。
小年一过大家更加繁忙?大人们忙着准备着年夜菜、大扫除呀等;当我们小孩却悠悠闲闲的在大街上放爆竹,整个大街上“噼??里??啪??啦”的声音连成一片。老人们也繁忙至极:忙着买些香烛、对联、门神等
终于大家久等的大年就到了,我们这群孩子们欢喜的就像个个在过生日似的,高兴的劲头甭提有多高了!大街上已经冷冷清清的只有一些买烟花爆竹的小贩在摆摊,此时每家每户里每个人不是打牌就是看电视。千万不能做事,因为这么做别人会称你为:做事从年头做到年末的人。吃完饭后就要开始守岁了,除了很小的婴儿外,不能有人睡觉!每人必须守岁!
这天夜里,老人又忙着摆好烛台将灶王爷爷奶奶接回家中。每人好要吃象征着吉祥的煮饽荠。夜里,家家户户燃放着烟花,多美丽的烟花啊!无颜六色,一会天女散花,一会枪林弹雨,七色的小球一颗颗落下,犹如一道彩虹。“通!”地面上又升起个通体发红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翩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个调皮鬼,给它们涂上七彩的颜色。
大年一过新年的一个高潮又来了,大街上很多赏灯的人。每个小孩手中提示一个小灯笼,里面还会发出音乐,整个大街一片沸腾。家家户户到会在此时此刻燃放掉家中所有烟花。
终于,元宵一过,大家又会到了自己原先的生活轨道了。
关于春节作文篇4
春节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了。每个地方都有不同庆祝的方式,客家人也不例外。
照客家的风俗习惯,春节应该是从年二十八开始。年二十八,洗邋遢,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辞旧迎新。
年二十九则必须准备好年货,把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预备充分。
除夕是最热闹的一天了。家家户户都要做年菜,其中少不了酿豆腐。酿豆腐是客家人的传统食品,三角形的豆腐上镶嵌上肥而不腻的肉,其状美味香,使人垂涎三尺。当然,鸡、鱼、鸭也是少不了的。“鸡”与“吉”同音,“鱼”则象征年年有余,都象征着新的一年要如意吉祥。除此之外,还要准备酿酒,梅菜扣肉这些食物。大街上到处酒香四溢,张灯结彩。男女老少都换上新衣,门前摆了几盆年桔,含义是吉祥;天井中摆上一盆大桃花,寓意多子多福,延年益寿,门外再贴上红红的挥春,挂上红似火的大灯笼,便有了过年的气氛。家家笑声不绝,大人都聚在一起祝酒,小孩子们则狼吞虎咽地往嘴里塞食物。好不团圆!到了子时,户户人家把酒肉摆在供桌上,点灯烧香,祈求来年平安幸福。这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日夜不绝;礼花在空中不停地绽放,渲染了半边天。
大年初一的日子与除夕截然不同。小孩子们跟着父母去拜年,见人说上一句:“恭喜发财!”马上收获一封如意利是。而更多的人去寺院烧香拜佛,再放鞭炮。小孩子特别兴奋,可以捡一些还有导火线来放,又是噼里啪啦一阵声响。家家的房前屋后堆放着红艳艳的爆竹纸皮,这天,规定不可扫地,免得把鸿福扫掉了。
年初二是外嫁女回娘家的日子,小孩子们又可以讨更多的利是,吃上一顿了。
元宵上市,又是喜庆的一天了!小孩子又可以放鞭炮了,大人们则要做汤圆,糯米皮包上肉泥馅的,豆沙馅的,花生馅的。大家又聚在一起吃汤圆,可谓“花市灯如昼”啊!
一年一度的灯节过去了,大家又去忙了。我们客家不仅有着传统的过节方式,而且过得祥和而热闹!
关于春节作文篇5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关于春节作文篇6
春节是一首歌,轻快动人。我们高高兴兴走在山间小路上,那凉丝丝的风滑过我们的脸旁;静静的倾听周围的声音,脚步声,风声,麻雀的叫声,交织成了一首优美的诗歌。
春节是一首诗,里面包含了种种的喜悦。有我们在那游戏中清脆、甜美、爽朗的笑容;有爸爸妈妈在招待客人时忙碌的声影;有阿姨们逛街时那高兴的样子;还有那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坐在家中悠闲的看报的神情,那种种喜悦真的好似一首诗呀!
春节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充满热情的夏天,是忙碌而有充实的秋天,更是充满活力的冬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