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开门见山,开头就引出我们写作的主题,写好作文,不仅能让我们的语文成绩得到提升,也是锻炼个人思维的最佳方式,下面是美篇六六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数学节的作文300字优质6篇,感谢您的参阅。
数学节的作文300字篇1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如:推理问题、周期问题、植树问题等等。数学王国真是奇妙无穷,但又往往让你捉摸不透,甚至还会产生错觉呢!
记得在我读幼儿园时,我非常喜欢边爬楼梯边数台阶数,我家当时住在六楼,每个楼层之间有18个台阶,每次离家和回家我都要牵着妈妈的手数台阶数,每次数的结果都是90级,妈妈还老夸我聪明呢。
到读小学时,我学了简单的乘法后,不假思索地认为我每次回家上六楼应该爬108级台阶才对呀,因为住在六楼,每层有18级台阶数,根据乘法原理,6×18=108(级)。可我实际上每次只需爬90级台阶就到家了,当时我心里打了个大大的“?”号,不知何因。于是我带着满脸的疑惑问了我家的智多星―爸爸。爸爸听后笑了笑,但什么也没解释,他牵着我的手来到了一楼,笑着说:“孩子,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家住在一楼,需不需要爬18级台阶呢?如果住二楼、三楼我们需要爬多少级呢?你再爬爬,体会体会。”听了爸爸的话,我带着“?”又体验了一番。结果是一楼不用爬,二楼需爬18级,而三楼只需爬36级,我又如此这般爬到了七楼,爬了108级。通过这些体验,我恍然大悟,寻到了其中的规律。
数学节的作文300字篇2
昨天晚上,天比较热,我拿出了一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给我出了一道题,题目是:把这个西瓜切成九份,并且要切出十块皮,看你这么切?这时,我想,这个吗,很简单。于是,我去拿来一把水果刀,在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切了起来。我切了一个“米”字形的,一数,有九块倒够数,可是,只有九块呀!我不服气,又拿来一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指着我说:“哎呀,你这样要浪费几个西瓜呀?还是我来切吧!”爸爸拿起水果刀,叫我看好。我在一旁仔细地看者,这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问号,该这么切呢?等爸爸切完后,我数了数,也只有九块皮,但他切的是“井”字形呀。我望了望爸爸说:“爸爸,你切的还不是九块吗?”爸爸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就说出了第十块皮的“藏身之地。”原来第十块皮藏在“井”字中间那个“口”的下面。到这时,我才恍来大悟。
这时,爸爸看着我因势利导:“生活中处处有数,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有所收获,就像这次切西瓜一样。”我听了点了点头。
数学节的作文300字篇3
巩固后的发现
这个周我们学习了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老师教我们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教会我们找出和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我知道了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然后老师又教了我们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这部分知识我学得不够好。
周末,就这一单元的知识,爸爸反反复复给我讲了很多,我已经掌握了方法。于是,爸爸给我出了一道新题: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加宽的和的几倍?我看了看公式后,想想了答道:“2倍!”爸爸满意地点了点头,爸爸又给我出了几道题,我都做出来了。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对学过的知识要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你要自己多动脑子去想、去总结。”
经过不断地练习,我发现:任何一个公式都可以推导出好几个公式,比如: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它就是一个乘法算式,我们反过来想就可以得出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当然,我们还可以这样想: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
所以,只要我们理解题意了,就可以灵活运用。只要我们开动大脑,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很多新的知识点,对我们的学习帮助很大。
数学节的作文300字篇4
五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加减乘除。看似简单,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小数的四舍五入法,只有灵活运用才能不出错。
例如,我们5(2)班去春游了。班上有60个人。我们需要租一辆货车。一辆面包车可以坐25人。我们应该租多少辆车?按照常规思维,如果6025=2.4(车),那么按照小数四舍五入的方法,不就需要两辆车吗?但是再想想,剩下的10个人走吗?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租三辆车。我们学校也有校服。一套校服需要2.2米的布。现在能做多少套266米的布?用2662.2120.909(套)按十进制四舍五入法,也就是121套,但是再来一套布不够,答案只能是120套。
小数不仅有趣,而且有奥秘。就这学期的单元测试来说,上面有一个真假问题,很多同学认为是正确的。题目如下:1.3除以0.3的商是4,余数是1。很多同学按照常规的竖式公式做计算,余数确实是1。然而,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在计算过程中,我们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了10倍,所以余数扩大了10倍,真正的答案应该是把余数减少10倍,等于0.1而不是1。
看了这些例子,你觉得小数有意思吗?只有在学习中多动脑,认真审题,才能避免犯错。
数学节的作文300字篇5
今天晚上,我瞅着桌上的20块糖,馋的直流口水,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想吃糖啦?”“嗯。”“那我们先来玩个游戏,你赢了你就吃吧。”我想都不想,直接答应了。
妈妈把糖放到我的面前,说:“这里有20块糖,每次最少拿一颗。最多拿三颗,看谁能拿到最后一颗谁就赢。”“好啊好啊!”我好不容易把目光从糖上移开,“一言为定,我先拿!”我们两人你拿一次,我拿一次,每次都是妈妈拿到最后一块糖。
“怎么每次都是你拿到最后一块?”我特不服气的说。
这时在旁边观战的爸爸忍不住发话了:“你妈妈每次都拿到第16块糖,所以肯定能拿到第20块糖啦!你没有注意到是有规律的吗?”
我仔细一想,还真是,每次我拿一颗,妈妈就拿3颗;我拿两颗,妈妈就拿两颗,我拿三颗妈妈反而拿一颗,我和他每次一共拿4颗,照这样算,妈妈稳稳地拿到了第四,第八,第十二,第十六,第二十!我不输才怪!
经过老爸的提醒,我终于想通了。“不公平!这样每次都是后拿的人赢!”
“这次你先拿!”我想吃糖的心依然不改。“愿赌服输,再说睡前不吃糖,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上学,上床睡觉吧!”我恋恋不舍的看了糖最后一眼,睡觉了。
数学节的作文300字篇6
这学期我学习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就是把单位1评均分成若干份,并且知道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运用,下面的便是我生活中的分数。
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麦当劳。妈妈点了份全家桶,因为是星期六的原因人特别多,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大桌子。刚坐下没多久,妈妈便问我,”这有12个鸡腿,我们一共3个人,每个人应该评均吃几个?”这时候,我突然想起我学过了除法,那不就是平均分么,于是,我用12除以3,很快得出每个人应该吃4个,妈妈又问我,"那我们每个人吃了几分之几啊"?这时候,妈妈话音刚落下,我便回答了,"三分之一啊"。妈妈笑着拍怕我的头说,“恩,儿子真棒”。
这时候爸爸来了一句,说:“如果还有一个人和我们一起吃,那我们每个人能吃到几分之几啊?”我脱口而出,”1除以4等于四分之一呗“。爸爸笑着说:“儿子反应真快,真棒。”
我开心的笑了笑说:“这没什么,我还会好多,老师教了我们好多呢。“爸爸开心的拍了拍我的头。
从那次开始,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觉得数学好有意思,以后一定更要好好学数学。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