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生活中的事迹,使我们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瞬间,激励前行,事迹材料必须基于实际情况编写,任何虚构都可能损害个人或集体的声誉,下面是美篇六六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书香事迹材料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书香事迹材料篇1
“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我的读书格言,可这也是我近两年才开始认识到的。自踏上工作以后,总有各种纷扰,十多年时间里我几乎中断了读书。
直到20xx年,我重新踏上读书之旅。那一年,女儿踏进了小学的校门。在回顾自我的成长历程时,我觉得“课外很多的阅读很重要”。我开始研究让读书成为女儿生活的一部分。
该怎样引导孩子走上自主阅读之路?我开始了家庭读书的探索之旅。
一、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我觉得必须的家庭藏书量,是引导孩子踏上阅读之路的基础。家庭里,仅有拥有了必须的藏书量,让书柜成为家庭里重要的一个区域,让书随处可得,才能够有读书的氛围。并且,仅有藏书多了,各种类别的书多了,才能诱发出孩子的阅读兴趣;也仅有藏书多了,才可能辨别出书之“优劣”,毕竟对童书,普通家长并不专业,读过的、明白的太少了。
于是,在原有一排书柜的基础上,我们又购置了一大排书橱放在客厅中间。此刻,家庭藏书量达1000册,读过的大部分都放到了书房里,未读过的,把大人读的书和童书都分门别类放在客厅书橱里。
20xx年-20xx年,基本上每年新购书200册以上。我也会做些记录,有了藏书,孩子才能自由地选择、翻阅,空暇时间,家庭有了读书的氛围。
图书馆,更有取之不尽的图书资源,我们办了5张借书证(4张南京本地图书馆,1张网络图书馆)。我们常会带女儿去图书馆,一、二年级里,累计借阅量达500册以上(绘本为主)。
二、经过家庭阅读活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首先是家长个人的阅读习惯,仅有家长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带动孩子构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平时闲暇时间、节假日,我们都会静静读会儿书。女儿也随时会翻阅我正在看的书,互相还会聊聊正在读的书。
其次是经过有规律的家庭的阅读活动,培养家庭阅读习惯,也带动着孩子在自主阅读路上越走越宽。
1、睡前故事:这是孩子最乐意的、也是最好的培养阅读习惯的一种方式。自一年级开始,我们会选一些书,每一天在睡前读15-20分钟左右给女儿听。开始选书时一般为童话故事或短篇节选,之后逐步发展为长篇。选书类型也逐步宽泛,小说、历史、神话、哲学,等等。
2、绘本共读:绘本,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书,也适合大人去领悟和感受。并且,好多绘本,图画精美,也是很好的艺术欣赏作品。共读绘本也是我们家都喜欢的,大人读字,孩子专注看图。1-2年级,我们累计读了400册以上绘本。整理部分读过的绘本目录,详见附录3。
3、诵读:诵读诗歌,以校本课程《日有所诵》和古诗词为主,另选了金波、金子美铃、纪伯伦、泰戈尔等优秀诗歌。
4、读书比赛:1年级寒假时,为激发女儿自读,我们和女儿开展了读书比赛。采用积分制的形式,每读一本书(刚开始以篇章计算),按书的厚薄来积分。女儿好胜心强,我们用这种方式,激发女儿开始了自读。
5、读书记录:每人读完一本书,我都会随手在新浪微博上简要做个记录(20xx年读书记录,详见附件),偶尔也会选择一本或一类书,写写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17.5万字)。假期共读的第二本书,我们一齐聊了聊人物性格特点,讲了讲印象深刻、趣味的情节,读了读后记。小林先生的方针:尽早发现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过于依靠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本事逐渐衰退吧?”“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活力……”
王小妮的“教后感”集——《上课记》:
1、平实:以平实的文字记录亲眼所见。也在课上引导学生们“消灭好词好句”,“消灭模式”;
2、真实:描述80、90后大学生的彷徨,“被考试考坏了”,失去了自由思想、情感关怀、拼搏……真实中有现实的无奈。
?兔之眼》,一个年轻的教师与班级中一群特殊孩子的故事,既有课堂教学细节,也有生活中的事情,涉及梦想的观、社会观以及幸福的根源的探讨。
?爱哭鬼小隼》,日本心理学大师——河合隼雄的遗作,以其自我童年生活为基础的小说,故事性不强,对孩子成长的心理变化有较多描述。小隼很幸运,有个智慧的爸爸,认为“玩也是成长”;有个通情达理的妈妈;还有帮欢乐、互助的哥哥们。
6、评选最喜欢的一本书:根据读书的记录,评选“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三、参与到更多的阅读活动中,交往同伴:
阅读需要分享,在交流和分享中提升自我,也结交更多的喜爱读书的同伴。我一向参与一些活跃的阅读群的活动,组织单位的图书漂流活动和亲子阅读沙龙讲座,也带女儿参加一些课外阅读活动。
书香事迹材料篇2
歌德有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最佳时期。回首我与四四班的孩子们一起走过的一年,这是一条用美妙的文字铺成的神奇之路,一本本散发着淡淡的墨香的书籍唤醒了孩子们那颗玲珑的童心,引导孩子们课余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孩子们把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和杨红樱作品的读了个遍儿,儿童文学、天文地理、中外经典名著、自然百科全书,孩子们在书本中畅游、寻觅、品味、成长xxxxxxxxxx阅读的日子,整颗心浸润在芳香的花园里,焦躁不见了,喧闹消失了,生活是一条静静流淌的幸福河流,心灵回归纯净、温暖、执着、坚定。
班级营造浓厚的书香之“气”
班级布置是一门潜在的班级文化,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了让孩子们随时地分享读书成果,我把平时语文课上要求搜集的资料、综合性实践活动整理的资料、孩子们自己主办的“手抄报”以及优秀习作等,用小夹子夹在窗户上,并进行不定期更换,引导孩子们互相交流,互相分享。班级图书角一直有孩子们自愿捐助的书籍,可以随时阅读或借阅,让书香味儿充盈班级。
班级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构建多元化的读书方式,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要求每位家长都下载了考拉阅读app,在考拉阅读上师生互相交流,生生互相分享,家长孩子一起探讨学习,实现资源共享。每个月开展师生携手共读一本书,读完,读懂;教师引领孩子精读一本书,写好一篇读后感;树立一个读书好榜样,实践一种读书精神。班级建立读书微信群,每天打卡、督促、交流。组织同学将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大家,并且以“我要推荐xxx”为题,写下推荐理由。形成好书大家读,读整本书的好习惯。上好每周学校安排的阅读指导课,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做好读书笔记,读书卡片,多角度有意识地进行阅读指导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四年级第一学期,在家长访校的课上,我和孩子们一同分享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总结归纳了课外阅读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把读经典背古诗作为每天、每个双休日、寒暑假的必修课。教师平时少布置重复机械练习的书面作业,保证孩子充裕的读书时间,月末无家庭作业日就是上图书馆的日子,让“每天读书半小时”不只停留在口号,而是化为一种习惯。在班级不定期开展旧书跳蚤市场活动,让孩子们把家里闲置或者自己看过的书带到学校来,在班级进行旧书交换,获得资源共享。
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实践活动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开展班级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赛诗会、语文乐园竞赛活动等。在读书活动中,尽量带给多种机会让学生及时运用知识拓展技能,提高语文素养。阅读教学中,我还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我班的学生人人都有一本读书笔记,编写阅读提纲,写体会等。倡导每位孩子制作一张读书卡,展示自我才艺,卡上写着读书格言、我读过的书、我记下的诗、我的读书收获等资料。通过展示、评比、进一步激发学生制作读书档案卡的兴趣。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孩子们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阅读分享课是孩子们每周期待的一节课。课间能静静地坐在学校读书角,习惯地拿起书津津有味地读下去。读书使孩子们的写作水平渐渐提高了,给校刊《你我他》投稿的人多了,孩子们徜徉在书海里,明白了事理,学会了与人分享,促进了班级学风的良性发展。
书香袅袅浸润童心,一路伴随孩子的成长,四年来,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在书的陪伴下的点滴进步,一张张图文并茂、制作精美的的读书卡;一次次精彩绝伦的读书分享会;一场场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会xxxxxxxxxx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了阅读,爱上了写作。愿读书能够成为孩子们的习惯和乐趣,让他们在溢满书香的班级和校园里成长、进步。
书香事迹材料篇3
她学习成绩优异,但一如既往地努力,力争上游;她在班内但任班干,但总能做到谦虚、团结同学;她活泼开朗,在班级活动中勇挑重担;她家庭条件优越,却总是班内最节俭的那一个……她,就是三二中队的文娱委员邓乐涵同学。
透视小事,树立品质
还记得孩子们刚上一年级时,每一天总是有很多“小铅笔头”被同学们遗弃,时间一久,也就忘在脑后。一天,突然发现“小铅笔头”都不见了,正在我心生疑惑时,一双稚嫩的小手举起一大把小铅笔,那些昔日的“小铅笔头”已被擦得干干净净,削得整整齐齐,每两根之间还用胶布粘上,看上去像一支完整的大铅笔。看着这些花花绿绿的小铅笔,似乎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正为小女孩的惊人之举奏出赞美之歌。这个女孩就是邓乐涵。
我被一个六岁女孩的惊人之举震惊了,我明白她不缺铅笔,她家庭很富裕,但她却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节俭”二字的内涵。
乐于助人,勤俭节约
生活中的邓乐涵人源极好,她把每个同学都当作自己的朋友,从不因自己学习成绩好而歧视成绩差的同学;从不因自己家庭条件优越而瞧不起那些家庭条件差的同学,相反却总是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以前她向每月的零花钱中省出几元钱,积攒起来就为了给那些条件差的同学买几本作文书;以前她很久不让父母为她增添新衣,却让父母多给点零用钱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添一些学习用品……是她,一个小学生,却用无声的行动向大家诠释“节俭”二字的含义。
记得她曾在日记中写到:我觉得勤俭节约是一点一点积累下来的。不论在任何时候,我都会节俭利用资源。在任何方面都要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勤劳致富。“多做事,少说话”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传承着勤俭节约的美德。
一个小学生,一个女孩子,她选取了一条其他孩子做不到、难以坚持的“节俭”之路,她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会着生活的快乐。
书香事迹材料篇4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是北宋诗人、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的名言。立身,也就是品行修养,安身立命,用现在的话来说,叫人格魅力形成,适应社会,协调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它是建立在立学,也就是学习的基础之上;而立学的根本方法就在于读书。
一、读书先行,给孩子树一面镜子
人非生而知之,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取必要的知识,况且如今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头脑中已有的转瞬会淘汰,只能学到老,活到老。家庭中当然也是如此,家长是孩子的标尺,家长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树立并延伸这标尺的长度,才能给孩子丈量出更多向上成长的空间和可能。
为了给孩子读书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业余时间我们的主要活动就是读书。我的第一学历是专科,毕业后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取得本科;经过不懈努力,获得了硕士学位。平常读书时,我会随时记录下读书心得或感受,会在自己的工作之余写一些人生感触、读书心得与孩子和学生一起分享;同时在学校也主持了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也发表了一些专业论文,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我的一张张鲜红的证书或杂志上的一块块小豆腐块,让孩子眼中充满了惊奇、憧憬和向往。
父亲喜欢看新闻,家里经常会在茶余饭后,讨论一些新闻话题。外公、外婆也喜欢在家里看一些中医药养生类的书籍,平日里乡亲邻里有个什么小毛病,外婆都能够给一些小方法。这些都让孩子觉得读书的益处多多。
二、让读书成为孩子的重要习惯。
俗话说好习惯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让孩子爱读书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是特别需要爱心和耐心的。
女儿出生后,每天晚上陪着她看书,睡前给她讲故事。于是,读书乐的氛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到了小学,女儿在学习上的压力渐渐增大,我们开始有针对性地引导她阅读,培养她自己阅读的兴趣。除了她自己感兴趣的书以外,我们每学期都会给她购买20多本青少年读物,也会把购书作为奖励进行激励。同时专门购置了小书架,为她设置了书房和书柜。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的眼界不断开阔,思想也日趋成熟。她会在经常在不经意间就学校和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阶段是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有脆弱的思想、极端的性格、自私的品德大多都是在这个阶段萌芽的。如果这个时候不加以引导,将会在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留下许多未知的隐患。而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途径除了学校和家庭的之外,就是读书。
寒、暑假来临,对于女儿,对于我们家庭,可真谓是书香飘撒的美好时光。为了让她能更准确地了解书中的内容,我们开始陪着她一块阅读,有时让她读,我们听,有时我们读,让她听。阅读的书籍有《西游记》、《窗边的小豆豆》、《长袜子皮皮》等,读过之后,我们都要就书中的故事谈谈隐藏于其中的道理和自己的认识。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她在快乐和温馨的环境中逐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坚决不能做的。以书为镜子,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以书为标尺,可以找到改进的方向。在与女儿共同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
女儿有时候也会把她看到的书上的一些奇闻趣事跟我们分享,有时候我工作繁重的时候,她会给我说个笑话或者是出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让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天伦之乐。
三、全家共读,其乐融融
现在,我们下班以后晚上或者周末休息时,大多数的情况是各人自捧一册,沉浸其中,自娱自乐。看书读报已成为我们家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书本成了我们家最宝贵的财产,现共有古今中外各类图书500余册。我和丈夫现在的读书,更多的是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当然,也有应对职场需求的必修之课。女儿现在又开始拿起以前读过的书开始重读,其实每个阶段对每本书的理解是不同的。
总之,读书给我们这个家庭增添了无限的乐趣,我们在学习中共同成长、进步。孩子的书籍让我们回味美好的童年,保持一颗童心;我们的书籍也在预备孩子日后的颂读,引导他走好人生之路。孔子云: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我相信,我们的家庭书香味会越来越浓。
书香事迹材料篇5
我叫,我是一个酷爱读书的阳光女孩。
在我的成长中,读书生活就像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一个个欢快跳跃的音符,使我的童年溢满美好的回忆。
在我牙牙学语时,尽管我还听不懂什么,妈妈就开始不厌其烦地给我讲故事,我每天都是在娓娓动听的故事陪伴下入睡的。这些故事常常让我浮想联翩,也像磁石一样吸引着稚嫩的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妈妈开始和我一起阅读《幼儿画报》。画报中的每个故事都很有趣,还附有精美的插图,经常读得我如痴如醉。我总会沉浸于童话的情境中,有时还会做一个温馨的梦,梦到我和红袋鼠、跳跳蛙、火帽子在梦幻岛快乐地玩耍。只要手中一有画报,我常常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识字了,也开始尝试自己阅读。到现在为止,我已经读了上百本书,有童话故事,也有科普知识,还有经典名著。《今天我是升旗手》让我知道了,只要心中有梦想,就应该坚持不懈,努力去实现它。《爱的》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如何去爱。《老人与海》中那位不屈服于风暴、勇敢和困难抗征的老者让我明白了,只要有决心,人是不会被任何困难打败的!
这一本本好书就如同一位位智慧老人,教我悟出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班主任肖老师常说,书要买不要借,书多读几遍才会吸收变为自己的东西。所以我的书柜里收藏了上百本书,这些书上都留下了我阅读的痕迹。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收获智慧,陶冶品格。现在,我感受到了书香的魅力,也更坚定了和好书交朋友的决心!相信书香会伴我一路远行!
书香事迹材料篇6
有人问,家是什么?我认为家是一份职责,家是彼此的真诚相待,家是温暖的港湾。因为有了温馨的家,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都有美丽。我们的家是一个大家庭,有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有善良勤劳的爸爸妈妈,还有活泼可爱的一双儿女。在家里我始终倡导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俭、邻里互助等积级向上的氛围。也坚持百善孝为先原则来要求自我,并由此来我的孩子。
一、互相尊重,坦诚相待。
在这个家庭里,我们夫妻之间互敬互爱。两个人在不一样环境生长,有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习惯,不一样的爱好,所以在一齐生活难免会有不适应,会有摩擦,这就需要彼此多点宽容,多点谦让,多点谅解,做事多从对方角度思考一下。构建和谐礼貌的家庭环境,将是一个永恒的和我们奋斗的目标!持之以恒地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用智慧和勇气扬起梦想的风帆驶向和谐的彼岸!
二、以身作则,学会感恩。
在对待长辈方面,我和老公坚持正直做事,友善对待老人。平时对长辈嘘寒问暖,关心她们的生活起居。每次全家人一齐吃饭时,我们总是把好吃的菜往父母碗里夹,让她们多吃点。上街时,也会惦记着给老人添置新衣服、新鞋子。为了让他们身体健康,我们经常会买些水果、钙片、等营养品,让老人增加营养、滋补身体。有空时,我带着孩子和父母一齐散步、聊天、重大节日和父母一齐庆祝。家里有些重活,我们都要自我干,不让老人累着。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父母也同样关爱、体谅我们,尽心心力的帮我们照顾好一双儿女,我们对父母由心的感激。
三、全心投入,重视品德。
在孩子方面,我要求孩子尊重教师、同学;在家中,孩子要尊重家长;在公共场所,要孩子自觉遵守公共道德,从小使孩子树立爱心和正义感。从2011年开始,每年我和老公都给四川藏族的孩子们捐赠衣服及买一些学习用品。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女儿助人为乐的品德也渐渐显现,她的每一个爱心之举,我都给以肯定和夸奖。我经常和女儿读读《弟子规》《三字经》等读物,我相信在阅读中也能够学习做人的道理,培养爱心,使孩子明白一个人的孝心和品德最重要。
四、真诚相待,弘扬家庭美德。
去年,婆婆的腰摔伤了,需要在床上静躺三个月。天早上我都要给老人梳头,晚上帮老人洗脚、擦身子,帮她翻身。为了不让她寂寞,我经常陪她聊些开心的事情,还让孩子给她唱歌,我们婆媳俩感情就像母女关系。婆婆每次和人说起我,都由心的夸奖我。其实我觉得为人子女者做这些都是就应的,老人为我们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做小辈的也要尽心尽力地关心、爱护老人。做为子女的我,期望爸爸妈妈公公婆婆身体健康,作为孩子妈妈的我,期望孩子健康成长,这就是我的全部。
五、勤俭节俭、发扬社会功德。
为了发扬勤俭节俭的美德,我们家也也倡导了这个活动,平时的淘米水能够浇花和树,保护了环境又能够清新空气,真是一举两得呢!平时孩子的算术草稿本和做完的作业本的反面都能够变成二次纸张,洗手时按时关掉水龙头,不开无人灯,这样一来从水费,电费上都能节俭很多能源。我们始终相信勤俭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
我们是世间最平凡的儿女,最简单的父母,我们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我们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用自我最真诚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因为有爱,所以幸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