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起草的过程中,老师肯定要考虑与时俱进,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始前,肯定少不了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教案,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体育初中教案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体育初中教案篇1
目的:
提高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特别是减少支撑脚的中蹬地时间,提高跑速。
准备:
在沙沆前30画一终点线,备发令旗、足球、跑表。将游戏者2人一小组,分组比赛。第一组的2名游戏者先到沙坑旁准备。本游戏需发令员1名、计时员2名(学生帮助计时)。
游戏方法:
当裁判发出“预备”口令后,两游戏者各站在沙坑沿上,两腿弯曲,两臂后摆预备。当再发出“跑”的口令后开始计时,游戏者两腿蹬伸,同时两臂前摆,在空中收腹举腿落入沙坑内,然后迅速向前跑出沙坑,直至冲过 30米 终点线,并将一球踢出,踢球瞬间停表。以计成绩排列名次。
规则:
1.成绩计取1/10秒。
2.随口令跳出为抢跳,判犯规。
3.立定跳远远度要求在 1米 以上。
注意事项:
1.听口令时,注意力要集中。
2.两脚着地后迅速从沙坑中跑出,减少支撑时间。
3.上肢要配合下肢动作。
游戏目的:
发展儿童灵活性。
准备工作:
在场地上画两个直径为10米的圆圈。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儿童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站在两上圆圈内,每组选出两名抓人者。游戏开始,抓人者需用一只手捏住自己鼻子,另一只手臂从这只手臂与鼻子形成的圆圈中伸过去抓人(图1),其他儿童在圆圈内躲闪、奔逃,如果被抓住则与抓人者交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
游戏规则:
1.抓人者在拍别人时,应保持手捏住鼻子(不要捏得太紧),否则无效。
2.被抓者不得跑出圆圈,否则算被抓到。
教法建议:
1.此游戏可改为跛子抓人,抓人者需用一只手抓住自己的裤脚。
2.可根据参加游戏人数的多少和儿童的能力,适当增、减抓人者。
体育初中教案篇2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力求给学生一个亲切、和谐、灵活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验与健康课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协调性和柔韧性。
游戏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练习方法和树立规则意识,为学生以后的发展与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在游戏练习时,可以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自我创编游戏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游戏活动项目和游戏内容,对体育游戏活动有了一定基础的认识,这些为学生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并且她们已经熟悉了网络学习的环境,能通过合作共同参与交流,能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
四、课的目标
1、通过体育游戏的教学,使学生从玩游戏中提高组织能力和自身协调能力。
2、通过玩游戏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该课中所玩游戏及体育游戏的魅力。
3、通过体育游戏,使学生从中愉悦身心和提高同学之间的配合能力。
五、课的内容
游戏
六、教学流程
(一)准备活动:
通过游戏达到热身的效果,使学生慢慢进入体育课的状态。徒手操使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为接下来的基本教学做好准备活动。
(二)基本教学:
整节课都是通过游戏贯穿的,在基本部分安排了两个游戏,一个是捕鱼游戏,一个松鼠与大树,在两个游戏中间利用老师点评的时间给学生休息,然后再进行下一个游戏。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操,使学生达到身心充分放松,最后教师做课堂总结。
体育初中教案篇3
一、 几种不同强度的耐久跑练习
二、 游戏——“搬运轻伤员” 教学目标
1、 参与目标:通过活动,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并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2、 运动技能目标:让学生获得锻炼心肺功能的一些方法及搬运伤员的技巧。
3、心理健康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
4、 社会适应目标:建立和谐的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能力。
5、 通过自由引导,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才能。
课的部分 学 生 学 习 与 活 动 形 式 时间 次数 队形 教师指导 导入常规
1、体育委员,检查人数、服装。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课的内容、目标
4、安排见习生及安全教育 三分 五 列 横 队 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热身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1、 篮球的传球配合2、 “抢球”3、 “闯关” 4、 “跳圈” 5、 “跳竹竿” 8分 ~10分
分组 练 习
1、提前一节课要求每组学生各自编或收集一个游戏,进行热身运动(由各小组长负责)。 要求:活动人数多,运动量适中,强度较小。有趣味性,适合本组同学 。
2、引导学生分组并参与游戏活动。
3、引导学生在原有游戏规则的基础上,改进练习方法,增加趣味性。
一、耐久跑
1、 对角线变速跑(80m+40m×6) 方法:学生一路纵队在一长方形场地进行对角线快跑,边线慢跑的变速跑练习(如图) 要求:快跑用70%—80%的速度,而慢跑可以很慢,但必须是跑动的,不能走路。 适合对象:此练习强度较大,适合体质和心肺功能较好的学生。
2、6分钟跳长绳练习 方法:学生8—10人为一组,两人摇绳(或请见习的同学帮忙),其他同学成一路纵队站立于一摇绳同学的一侧,跳跃过绳跑道另一摇绳同学的一侧,依次进行“8”跑动。 要求:每位学生必须紧跟前一位学生,两位学生之间尽量不让绳轮空。绊绳或空绳的学生交换摇绳者。 适合对象:此练习由于人数被限制,所以练习强度也较大,适合于体质较好和跳绳技巧较成熟的学生。
二、“搬运轻伤员”练习 方法:由1—2名同搬运一位伤员(只是脚部受伤的轻伤员),由甲到乙地 (30 m),搬运伤员者留在乙地,伤员从甲地快速跑回乙地的队伍后,第二组搬伤员者起动,依次进行。 要求:
1、搬动伤员的速度要快、省力,并且安全、舒适。
2、搬运轻伤员的方法及人员安排由本组同学商量后决定。
1、 教师简述练习项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及身体素质选择练习项目。
3、根据学生的选择项目,进行分组,设立小组长。
4、由小组长带领各组的同学到指定的练习场地进行练习。
5、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同时帮助引导学生解决运动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运动伤痛。例如:腹痛等,告知学生耐久跑中正确的呼吸方法
体育初中教案篇4
青春期心理健康
一、设计理念
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青春期心理健康,了解自己了解同学,培养学生互助、协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二、学习目标
1、了解青春期心理健康
2、了解青春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3、了解调节心理问题的途径
4、能利用计算机互助、协作、探究性学习5、认真完成教室布置的作业一、重点和难点
1、重点: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2、难点:调节心理健康的途径
二、教学准备
常规学习用具
三、教学过程
导入:让同桌的两位男同学起立,然后握手拥抱一下,观察学生的表情。让学生坐下,静看学生几秒钟(使学生疑惑),再让刚握手的其中一位男同学站起来,再让他身边的一位女同学站起来,然后让这两位同学握手,观察情况随机应变。导出:人际关系敏感(与异性在一起不自在)的心理特征。从而导出本课题;青春期心理健康。
(一)你了解青春期心理健康吗?1、健康的概念:(略)心理、身体、社会适应2、青春期的三个阶段(略)结合课本
前:(女:10-12或9—12岁,男:12—14或10—13岁)中:(女:13—16岁,男:14—17岁)后:(女:17—23岁,男:18—24岁)3、青春期心理健康特征(p10彩表)
(二)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p11彩表)
1、让学生看清楚布表格里的内容
2、对照表格的内容看看有哪些心理问题正在困扰着你?3、用小纸条写下来(三)、调节心理健康的途径
1、积极的体育锻炼是调节和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手段。2、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
①自我调节
②进行心理咨询,了解咨询的方法。
(四)分组讨论(五)教师总结
作业:进行心理咨询,了解咨询的方法。
体育初中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为篮球(复习直线运球,学习变向运球)和迎面接力游戏,均选自省编中学《体育与健康》水平四的教材内容。
球类运动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中学篮球教材由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三部分组成,基本技术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选择变向运球技术作教材,是依据初一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技能水平的实际情况。
本次课是篮球运球的第1课(共3次课),学生对第1次课后,大多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篮球直线运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为本次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初一(3)班和初一(4)班的男生,共40人。该两班男生喜欢体育活动,特别是篮球运动,篮球运动基础和身体素质普遍较好。他们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只是有些过于好动,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因此要设计好课的组织工作。
三、教学理念
贯彻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用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为:两手触球部位与力度;难点是:左右手交换时的衔接。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确直线运球与变向运球的区别,以及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变向运球动作;通过接力赛跑,发展腿部力量。
3.情感目标:培养篮球运动兴趣和遵纪守法的品质。
六、教学方法
1.讲解法与示范法: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和直观优美的示范,让学生能较清楚地认识到“球的反弹角度与手按(拍)球的部位有直接关系”等技术原理,建立清晰的变向运球的动作表象。
2.探究法:对比较难的快速变向运球动作,分小组讨论探究,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归纳。
3.竞赛法:迎面接力赛跑游戏的教学采用竞赛法,营造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氛围。
七、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 (9分钟)
1.内容安排与活动顺序:
持球全身关节操——原地熟悉球性——绕球场直线运球——原地体前左右变向运球练习(练习图示:略)
2.设计意图:
活动关节,熟悉球性,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基本部分 (32分钟)
1.篮球·运球(20分钟)
(1)教学步骤:
①原地体前左右变向运球练习
②前进2-3步变向运球练习
③集中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讲解:右手斜下压,左手斜上接;换手同样做,交叉向前进。
④找一学生试做,其他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⑤前进2-3步变向运球练习
⑥前进5-6步变向运球练习
⑦分组讨论:怎样变向运球快速前进?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左右手衔接快,推压球的后上部位。
⑧前进运球到篮下投篮(如下图示)
要求:中场开始,半场运球投篮,每人3次以上。
(2)设计意图:利用诱导性练习,逐渐让学生掌握动作;选择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究动作要领,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接力跑(12分钟)
(1)练习顺序
①试跑体验
②讲解规则要求
③赛前试跑
④迎面接力比赛(如下图示)
要求:5局3胜,教师裁判,犯规无效。
(2)设计意图:
首先,试跑体验是为正式比赛所做的身体上、心理上和路线上的准备。其次,赛前试跑,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规则。比赛中犯规无效,让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比赛,有利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
(三)结束部分(4分钟)
1.内容安排与活动顺序:
放松走——游戏(笑与不笑)——小结与鼓励(练习图示:略)
2.设计意图:
安排放松走和“笑与不笑”的游戏,都是为了身心放松,同时有利于让学生养成锻炼后整理放松的习惯;最后的小结,在对本课的效果进行讲评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八、效果预计
本课能够较好地达成事先设定的教学目标;
此外,本课的平均心率预计为130~135次/分,练习密度预计为30%-40%。
九、课后延伸
布置课外作业(课外练习变向快速运球20分钟以上),并说明检查方法(下节课抽测作业情况)。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